本競賽是全台灣第一個使用Second Life平台作為製作展示工具,期望年輕學子能熟悉目前全球最夯的3D虛擬社群平台_Second Life及各數位新興媒體之整合來宣傳台灣城市,以新媒體的運用啟發更具創意的思維及創新的應用,讓新一代的學子透過無國界的社群平台擴展視野,培育下一 世代的競爭實力。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Second Life》虛擬商店收入破百萬 打造品牌是關鍵
近年來,像《FarmVille》這樣的社交遊戲已經透過一些玩家購買虛擬物品來獲取利潤,但是和《Second Life》的擁有者 Jonty Glaser 相比,社交遊戲開放商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如何提高商品價值的地方。Glaser 的虛擬高跟鞋奢侈品牌商店 Stiletto Moody 自 2007 年開業以來,收入已經突破了 100 萬美元,Glaser 也因此被暱稱為「Second Life 的 Jimmy Choo」。
Glaser 的虛擬手工高跟鞋平均售價為每雙 4.5 美元,但是大部分的款式都超過 10 美元,可以說是虛擬世界中的奢侈品。Glaser 非常好的利用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對身份、地位等的追求心理,實現了虛擬商品的高端價位。在《Second Life》所構造的虛擬世界中,Glaser 的鞋子被認為是身份、地位和品質的象徵。在一場慈善拍賣中,其中一款高跟鞋竟以 650 美元的高價出售。
Glaser表示:「人們想要的只是我的品牌標誌,價格並不是重要的問題。」
在 Facebook 上,不僅用戶所喜歡的事物象徵著本人的品味,就連他們所購買、擁有的東西也是用戶自身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些都與現實生活中一樣,在《Second Life》購買一件價格昂貴的虛擬商品,能代表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高貴身份和實力。這也是 Glaser 認為社交遊戲開發者需要明白的道理。
迄今為止,Glaser 的高跟鞋銷量總數超過了 20 萬雙。他最近還計劃引進服裝等不同虛擬產品的生產線。
儘管虛擬社交遊戲發展步驟有些放緩,但《Second Life》的表現仍然良好。在一月份,該公司宣布 2009 年的業績相對提高了 65%,達到 5 億 6700 萬美元,其中排名前 25 位虛擬世界遊戲盈利 1200 萬美元。
Glaser 並不認為《Second Life》的生命週期會很快終結。近年來,業內都比較關注社交遊戲在用戶數量上的增長,《Second Life》也擁有一定的忠實用戶基礎。但更重要的是,《Second Life》用戶更願意在虛擬世界中一擲千金。
資料來源:多玩遊戲網獨家授權
原文連結:http://news.duowan.com/1011/152557923725.html
Glaser表示:「人們想要的只是我的品牌標誌,價格並不是重要的問題。」
在 Facebook 上,不僅用戶所喜歡的事物象徵著本人的品味,就連他們所購買、擁有的東西也是用戶自身身份地位的象徵。這些都與現實生活中一樣,在《Second Life》購買一件價格昂貴的虛擬商品,能代表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高貴身份和實力。這也是 Glaser 認為社交遊戲開發者需要明白的道理。
迄今為止,Glaser 的高跟鞋銷量總數超過了 20 萬雙。他最近還計劃引進服裝等不同虛擬產品的生產線。
儘管虛擬社交遊戲發展步驟有些放緩,但《Second Life》的表現仍然良好。在一月份,該公司宣布 2009 年的業績相對提高了 65%,達到 5 億 6700 萬美元,其中排名前 25 位虛擬世界遊戲盈利 1200 萬美元。
Glaser 並不認為《Second Life》的生命週期會很快終結。近年來,業內都比較關注社交遊戲在用戶數量上的增長,《Second Life》也擁有一定的忠實用戶基礎。但更重要的是,《Second Life》用戶更願意在虛擬世界中一擲千金。
資料來源:多玩遊戲網獨家授權
原文連結:http://news.duowan.com/1011/152557923725.html
標籤:
second life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就是這Young-Second Life風吹台致理打造虛擬校園
- 2010-10-24
- 中國時報
- 朱芳瑤
場景幾乎與現實世界學校一模一樣規畫建置2個華語文學習島開發台灣版第二人生
全球知名的3D網路虛擬社群Second Life(中譯「第二人生」),吸引一流大學、企業,甚至政府機關都在上面建立據點。這股風潮漸漸吹入台灣,致理技術學院日前建置完成全台規模最大的3D 虛擬實境校園,該校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更透露,將打造台灣版的「第二人生」。
Second Life為美國林登實驗室於二○○三年在網路上開發的虛擬世界,註冊為用戶後即成為「居民」,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居民進行交流、創造活動、交易虛擬貨幣或取得各項服務等。這個虛擬社群訴求,真實世界所能做到的事情,在Second Life都能做得到。
全球知名的3D網路虛擬社群Second Life(中譯「第二人生」),吸引一流大學、企業,甚至政府機關都在上面建立據點。這股風潮漸漸吹入台灣,致理技術學院日前建置完成全台規模最大的3D 虛擬實境校園,該校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更透露,將打造台灣版的「第二人生」。
Second Life為美國林登實驗室於二○○三年在網路上開發的虛擬世界,註冊為用戶後即成為「居民」,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居民進行交流、創造活動、交易虛擬貨幣或取得各項服務等。這個虛擬社群訴求,真實世界所能做到的事情,在Second Life都能做得到。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人生,
虛擬校園,
資策會,
second life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英文新聞】致理技術學院打造全台最大的虛擬實境校園
Funday / FUNDAY彙編整理 2010/10/18
〈教育〉致理技術學院打造全台最大的虛擬實境校園(Education) Chihle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Create Largest Virtual Campus in Taiwan
致理技術學院日前利用全球最有人氣的虛擬平台「第二人生」﹝Second Life﹞打造了全台最大的虛擬實境校園。
The Chihle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cently used the popular virtual platform “Second Life” to create the largest virtual campus in Taiwan.
該學校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表示,她從去年就開始一步步將真實校園環境模擬入這個平台。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人生,
虛擬校園,
電影,
second life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第二人生網路平台 致理全台最大虛擬校園
第二人生網路平台 致理全台最大虛擬校園
- 中廣新聞網╱李書璇 2010-10-11 05:42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人生,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線上實習、練英文 虛擬校園正夯
【聯合報╱記者楊竣傑、孫蓉華/台北報導】
致理技術學院「致理虛擬校園」昨天正式亮相,校長尚世昌說,虛擬校園可以訓練學生設計軟體,更可以讓師生在共同創設虛擬的實境中,運用所學,有助於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該校日前在高雄全國教學卓越計畫展出致理虛擬校園,還獲得人氣王第二名。致理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帶領製作團隊,昨天展示努力了十個多月的成果,吳雅仙說,哈佛、史丹佛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知名學校,都已建置虛擬校園,並做線上會議和展覽。
|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99年10月8日19:00致理技術學院虛擬校園開幕
3D遊戲人生角色扮演,致理擠升國際未來校園
全台最大規模虛擬實境校園,致理技術學院虛擬校園開幕
全台最大規模虛擬實境校園,致理技術學院虛擬校園開幕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人生,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全台最大虛擬實境校園99/10/1~10/3在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
標題:互動虛擬校園 啟發無限創意 連結全球網絡 實現真實夢想
致理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吳雅仙副教授於98年1月28日在Second Life購置了一座島嶼,取名為PLAYCENTER,接著經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補助由吳雅仙副教授帶領學生團隊,將致理技術學院真實校園完整建置 入Second Life平台中,成為全台灣最大規模的虛擬實境校園。致理的虛擬實境課程即在Second Life裡面開課,並將學生的作品透過這個無國界的平台展示並國際化。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2003年由美國林登實驗室所創立,全球目前已有許多知名學校在Second Life上面建置虛擬校園並作線上會議及展覽,提供學生一個追尋夢想,又可學習真實世界運作模式的模擬環境。
致理技術學院3D虛擬校園平台提供師生高創意、高想像、高體驗的前瞻性創新教學學習環境,透過網絡提供跨時空、合作學習及展示分享的高互動擬真空間,應用新媒體科技為培育跨領域、具備國際觀、語文能力、問題解決及行動力、創新思維的全球化人才而努力。 2010/9/30 上午 01:58:00
致理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吳雅仙副教授於98年1月28日在Second Life購置了一座島嶼,取名為PLAYCENTER,接著經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補助由吳雅仙副教授帶領學生團隊,將致理技術學院真實校園完整建置 入Second Life平台中,成為全台灣最大規模的虛擬實境校園。致理的虛擬實境課程即在Second Life裡面開課,並將學生的作品透過這個無國界的平台展示並國際化。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2003年由美國林登實驗室所創立,全球目前已有許多知名學校在Second Life上面建置虛擬校園並作線上會議及展覽,提供學生一個追尋夢想,又可學習真實世界運作模式的模擬環境。
致理技術學院3D虛擬校園平台提供師生高創意、高想像、高體驗的前瞻性創新教學學習環境,透過網絡提供跨時空、合作學習及展示分享的高互動擬真空間,應用新媒體科技為培育跨領域、具備國際觀、語文能力、問題解決及行動力、創新思維的全球化人才而努力。 2010/9/30 上午 01:58:00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人生,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虛擬世界】網路分身跟本尊很像
【虛擬世界】網路分身跟本尊很像
■ 在網路中找到截然不同的自己,可能不太容易。一項心理學研究指出,網路虛擬人物的風格與本尊個性很像—「第二人生」某種程度上仍然被「第一人生」左右。
你可以在「第二人生」中擁有一個充滿白鴿的豪華婚禮,也可以當個歌手或者創業開公司。(rafeejewell@flickr)
編譯 ∣ Gerda
儘管網路玩家在創造「分身」時,理論上可以選擇跟自己截然不同的樣貌與性格設定,但心理學研究卻發現,人們最後還是會創造跟自己相似的分身。
加拿大諧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約翰摩森商學院副教授布鐸(Dr. H. Onur Bodur)與前研究生貝萊樂(Jean-Francois Belisle),調查美國知名網路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行為得到上述結論。
「第二人生」是一個新型態的模擬社交遊戲,玩家在裡頭稱為「居民」,可以進行各種買賣交易,也可以開公司,甚至會因為在遊戲中犯罪而被關進遊戲的監獄裡。這個遊戲型態獲得重視,是因為它自己產生了複雜的經濟型態,而且遊戲幣可能被兌換成現實生活中的金錢。許多實體公司將商標、商品融入此類遊戲中,以達成廣告效益。
布鐸讓使用者填寫自己性格與特徵的問卷,並與他們在遊戲中呈現的分身面貌相對照。分身的身體特徵,像是頭髮的長度和顏色、體型、服裝樣式,都與本尊有著關連。
整體來說,分身的特徵和遊戲者的性格有一定程度的規則可循,擁有時髦髮型與服裝的分身通常有個個性外向的本尊。
這份研究公佈在八月的《心理與行銷》期刊(Psychology and Marketing)中,研究結果或許可以提供企圖打入虛擬市場的公司一些指引。布鐸指出,截至2011年之前,80%的美國網路消費者和前500大企業將出現在虛擬社會中,或擁有一個以上的虛擬身分。布鐸認為,虛擬人物和現實生活玩家之間的關連,可幫助這些公司辨識背後的消費者,改善行銷策略;此調查成果也有助於真實公司找到靈感,設計它們在虛擬世界中的外貌。
原文出處:Avatars as information: Perception of consumers based on their avatars in virtual worlds.(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標籤:
第二人生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虛擬世界人物透露遊戲者性格
研究顯示,大部分虛擬世界的玩家會做出和自己性格雷同的虛擬人物。(STEPHANE DE SAKUTIN/AFP/Getty Images)
虛擬世界人物透露遊戲者性格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晴編譯報導)雖然參加虛擬世界的遊戲者在創造虛擬人物時,有各式各樣的選擇,老少美醜任你挑選,但是每個玩家會做出和自己有天壤之別虛擬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加拿大最新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玩家會做出和自己性格雷同的虛擬人物。
標籤:
第二人生,
second life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第二人生》開發商林頓實驗室CEO宣佈辭職
北京時間6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虛擬世界服務《第二人生》(Second Life)開發商林頓實驗室(Linden Lab)週四宣佈,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金頓(Mark Kingdon)已經辭職。公司創始人菲利普‧羅斯達爾(Philip Rosedale)已被任命為臨時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鮑伯‧考明(Bob Komin)還將會擔任首席運營官的職責。
林頓實驗室並未透露重組管理團隊的原因,但林頓實驗室此舉反映出了該公司的新戰略方向。林頓實驗室在6月9日曾宣佈將裁員30%。林頓實驗室當時就表示,重組反映出公司的新戰略,即讓虛擬世界服務更加以瀏覽器為基礎,消除用戶必須下載相關軟體的限制。林頓實驗室還將努力把《第二人生》推廣至各個社交網站。
在管理團隊中更換新鮮血液或許是一個好方法。《第二人生》的用戶數量正處於不斷下滑之中。很明顯,在看到社交遊戲産業的蓬勃發展滯後,林頓實驗室正在努力把虛擬世界服務引入到社交網路當中。考慮到林頓實驗室未來打算進軍社交網路,該公司可能將在市場中搜索一位對開發社交遊戲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管,來出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林頓實驗室此前已關閉了英國和新加坡辦事處,並把西雅圖辦事處員工數量減半。林頓實驗室還撤除了企業部門,並在山景城和舊金山的辦事處進行了裁員。林頓實驗室撤除企業部門有一定的意義,因為《第二人生》將完全轉變成為一款網頁遊戲。林頓實驗室在去年11月面向企業用戶發佈《第二人生》公開測試版。與面向普通網民的版本不同,《第二人生》企業版可用於企業用戶的內部網路,並受企業防火牆保護,因此安全性更高。
受社交網路和社交遊戲蓬勃發展的影響,《第二人生》的用戶數量不斷處於下滑至終。在看到社交遊戲産業的蓬勃發展之後,林頓實驗室正在努力把虛擬世界遊戲引入到社交網路當中。林頓實驗室在一年前的估值為6.58億美元至7億美元。如果《第二人生》能夠登上社交網路,相信虛擬世界服務便能夠起死回生。
林頓實驗室並未透露重組管理團隊的原因,但林頓實驗室此舉反映出了該公司的新戰略方向。林頓實驗室在6月9日曾宣佈將裁員30%。林頓實驗室當時就表示,重組反映出公司的新戰略,即讓虛擬世界服務更加以瀏覽器為基礎,消除用戶必須下載相關軟體的限制。林頓實驗室還將努力把《第二人生》推廣至各個社交網站。
在管理團隊中更換新鮮血液或許是一個好方法。《第二人生》的用戶數量正處於不斷下滑之中。很明顯,在看到社交遊戲産業的蓬勃發展滯後,林頓實驗室正在努力把虛擬世界服務引入到社交網路當中。考慮到林頓實驗室未來打算進軍社交網路,該公司可能將在市場中搜索一位對開發社交遊戲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管,來出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林頓實驗室此前已關閉了英國和新加坡辦事處,並把西雅圖辦事處員工數量減半。林頓實驗室還撤除了企業部門,並在山景城和舊金山的辦事處進行了裁員。林頓實驗室撤除企業部門有一定的意義,因為《第二人生》將完全轉變成為一款網頁遊戲。林頓實驗室在去年11月面向企業用戶發佈《第二人生》公開測試版。與面向普通網民的版本不同,《第二人生》企業版可用於企業用戶的內部網路,並受企業防火牆保護,因此安全性更高。
受社交網路和社交遊戲蓬勃發展的影響,《第二人生》的用戶數量不斷處於下滑至終。在看到社交遊戲産業的蓬勃發展之後,林頓實驗室正在努力把虛擬世界遊戲引入到社交網路當中。林頓實驗室在一年前的估值為6.58億美元至7億美元。如果《第二人生》能夠登上社交網路,相信虛擬世界服務便能夠起死回生。
標籤:
第二人生,
Linden,
second life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Linden Lab裁員30%人力,Second Life轉戰瀏覽器端
針對Second Life這款3D圖形介面的人際社交遊戲,Linden Lab也有嶄新的規劃。該公司將改造Second Life,讓玩家可以直接透過網頁瀏覽器來使用,而不需另行下載軟體,另外,他們也瞄準龐大的行動裝置市場,希望將社交網絡的觸角延伸到類似Facebook的平台。
Second Life未來將會有一番新風貌,至於市場策略是否能夠奏效、甚至重新贏得網友的青睞,我們不妨繼續關注Linden Lab的後續動作。
標籤:
Linden,
second life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第二人生》(Second Life)虚拟财产纠纷:玩家到法院起诉
美国知名媒体CNN在2010年5月12日报道了知名虚拟现实网络游戏作品《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里面的一起虚拟创意财产纠纷。
事情的起因是游戏玩家亚瑟(Arthur)是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里纽约城的居民,他自己创意设计了一座虚拟岛屿,被他的邻居玩家Plaintiffs进行抄袭,然后以低价销售了出去,造成了亚瑟 (Arthur)的经济损失,所以亚瑟(Arthur)正式向当地法院起诉Plaintiffs。
事情的起因是游戏玩家亚瑟(Arthur)是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游戏里纽约城的居民,他自己创意设计了一座虚拟岛屿,被他的邻居玩家Plaintiffs进行抄袭,然后以低价销售了出去,造成了亚瑟 (Arthur)的经济损失,所以亚瑟(Arthur)正式向当地法院起诉Plaintiffs。
標籤:
第二人生,
second life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荷蘭電影「R U There」 全片台灣取景拍攝
標籤:
電影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穿上iFeel_IM! 虛擬抱抱像真的
‧聯合新聞網 2010/04/11 |
標籤:
second life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阿凡達」起楷模作用 讓人活得更好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舊金山25日法新電)對3D票房鉅片「阿凡達」(Avatar,原意為替身、分身等)的著迷,已使影迷們注意到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發現:「虛擬自我」(virtual selves)能啟發人們以更好的方式過生活。
自從阿凡達上片以來,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虛擬人體互動實驗室」(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的一項實驗也激起外界更多興趣。這項研究發現,類似的擬真化網路替身,能發揮強而有力的角色模範作用。
報告作者佛克斯(Jesse Fox)今天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這個話題現在很熱門,隨著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達」電影發行,我們網站的點擊率也直線上升。」
根據這項研究,投入網路虛擬世界,並在其中設定與自己面貌相似替身後,人們在24小時內會因此更傾向去運動、跑步,或者去健身房健身。
研究顯示,看到自己的替身在網路中活動的受試者,在現實世界中也會傾向模仿它的行為。
佛克斯表示,研究的關鍵在於利用受試者照片,儘可能的將替身塑造得與本人面貌相似。
在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佛克斯說:「替身和本人越像,發揮的影響力越大,本尊越有可能去模仿替身。」
參與研究的受試者戴上特殊設計的頭盔,附有顯示螢幕讓他們產生錯覺,以為正與他們的網路替身們同處一室。
佛克斯說:「如果他們看到的是不認識的人,就不會被激發。但如果看到的人是自己,他們(受試者)就會作更多運動。」
看到自己的替身啃胡蘿蔔減肥後,男性就會轉而採用更健康的飲食;若看到替身吃糖果,他們也會變得想吃甜食。
佛克斯表示,在真實世界的相關行為方面,看到替身在「大快朵頤」的男性會東施效顰,女性則傾向抑制自己的食慾。
人們比較不會去模仿「其他人的虛擬角色」。
佛克斯說:「就某種程度來說有種精神融合的現象─人們在虛擬替身上看到自己,也將替身的部份特色化為己有。這是一個在潛意識裡發生的瞬間精神連結。」
佛克斯的研究接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助,結果於去年首度發表。
儘管「阿凡達」刺激各界對她這項研究的興趣,但佛克斯卻承認自己還沒看過這部片子。她說:「我在工作和玩樂之間劃分界線。論文告一段落之後,我就會去看這部電影。」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美研究:虛擬影像影響真實身心世界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洛杉磯25日專電)如果你看到自己在虛擬的跑步機上跑步,會覺得就像是真的進了健身房嗎?加州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虛擬影像確實能改變個人的想法與行為,甚至能影響飲食習慣。
史丹佛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虛擬互動實驗室(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的一項研究顯示,虛擬人體與實驗者長得越像,實驗者就越容易受到虛擬人體的行為影響。
研究人員利用數位相機將實驗者的表情、肢體動作掃瞄進入虛擬電腦中,再請實驗者戴上與電腦相連的頭盔,使實驗者得以完全沈浸在虛擬空間,並研究分析實驗者的思考與行為的變化。
第一次實驗時,部分實驗者會在虛擬世界中看到自己在跑步機上跑步,部分實驗者看到的跑步者則是他不認識的人。第二天,研究人員與這些參與實驗的實驗者接觸後發現,看到自己在跑步的實驗組,比看到其他人跑步的對照組,多花了1小時在運動上。
在另一次實驗中,一組實驗者在跑步時,看到虛擬自己越來越瘦;另一組則是站在旁邊看,卻發現自己越來越胖;第三組則是旁觀陌生人運動或休息,其中有人變胖,有人變瘦。
實驗結果顯示,看到虛擬自己的身型改變的前兩組,不論是看到自己變胖還是變瘦,都明顯比第三組增加運動的時間。
這項實驗證實,人對自身十分敏感,會因為看到自己的變化而改變平常的思維或行為。但如果看到的是陌生人或不清楚的影像,則沒有同樣的驅動力。
研究人員對這樣的研究結果十分興奮,認為有助於找到激勵的因子,改變人類錯誤的想法與行為,讓人更願意運動,保持健康。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虛擬校園做宣傳 現實PK夢幻
虛擬校園做宣傳 現實PK夢幻
- 2010-02-19
- 中國時報
- 陳至中/台北報導
更新校舍沒預算?那就在虛擬世界蓋 一個吧!近來國內許多大學紛紛在網路平台上架設「虛擬校園」,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向全世界打響名號。中央大學採取的是「夢幻風」,建構了一個不存在 的桃花源;致理技術學院動用學生做足考據功夫,將真實校舍的一磚一瓦搬上網路,現實感十足。
致理技術學院座落於台北縣板橋市的核心地段,辦學歷史悠久,卻受限於校地狹小,一直無法升格為科技大學,也無法興建新的校舍,這個侷限被 悄悄打開了,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帶領一個學生團隊,在知名網路平台「Second Life」上架構了虛擬校園,操場、校舍、樹木,甚至是建築物上的一個磚頭,都是特別派人拍攝,取得一模一樣的材質。
致理技術學院 一磚一瓦搬上網路
吳雅仙表示,她於前年開設「虛擬實境」課程,最初使用的是Virtools系統,卻發現入門太難,Virtools雖然是一個好用的引 擎,卻是單機版的,學生得自己寫程式。相對而言,Second Life是跨國線上平台,已有許多現成的程式庫可以利用,對設計系學生來說,少了一個門檻,更能盡情揮灑創意。
目前致理團隊已建構出學校操場、一棟綜合大樓及周遭的校景,看似不多,卻花了整整一年,主因是吳雅仙要求精準,從外觀到建築物裡頭的擺設 都斤斤計較。「我們盡可能把每一間主要的教室都弄出來!未來學校在現實生活中舉辦活動,同學就能在虛擬的教室中,透過同步觀看,彌補空間不足的問題!」
中央大學搞創意 打造「飛天教室」
不過吳雅仙坦承,就算她們再努力,也不可能把學校原封不動地搬上網路,畢竟Second Life也有規格限制。例如綜合大樓太長,已經超出虛擬島的容許,只好將就「原比例縮小」,老師的研究室,不可能全部建置,團隊只好將就,不重要的教室, 一進去就會跳回學校首頁。
致理強調真實,中央大學建構的「中大桃花園」則相當夢幻。除了一個校碑是校園實景,其他都由學生自行揮灑創意,有校園導覽車、咖啡杯閱覽 室,甚至是整個突出於地表的「飛天教室」。未來團隊還打算把《紅樓夢》裡頭的大觀園帶到網路上,並設計一個崑曲戲院,把中大的特色表露無遺。
領導計畫的中大副教務長楊鎮華表示,虛擬校園最重要功能是提供「情境式」的教學環境,把現實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在世界任一角落只要有電腦,都能扮演自己心目中的角色,在夢幻的情境中生活,「當然有一些真實的東西,會更有真假交錯的感覺!」
致理技術學院座落於台北縣板橋市的核心地段,辦學歷史悠久,卻受限於校地狹小,一直無法升格為科技大學,也無法興建新的校舍,這個侷限被 悄悄打開了,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帶領一個學生團隊,在知名網路平台「Second Life」上架構了虛擬校園,操場、校舍、樹木,甚至是建築物上的一個磚頭,都是特別派人拍攝,取得一模一樣的材質。
致理技術學院 一磚一瓦搬上網路
吳雅仙表示,她於前年開設「虛擬實境」課程,最初使用的是Virtools系統,卻發現入門太難,Virtools雖然是一個好用的引 擎,卻是單機版的,學生得自己寫程式。相對而言,Second Life是跨國線上平台,已有許多現成的程式庫可以利用,對設計系學生來說,少了一個門檻,更能盡情揮灑創意。
目前致理團隊已建構出學校操場、一棟綜合大樓及周遭的校景,看似不多,卻花了整整一年,主因是吳雅仙要求精準,從外觀到建築物裡頭的擺設 都斤斤計較。「我們盡可能把每一間主要的教室都弄出來!未來學校在現實生活中舉辦活動,同學就能在虛擬的教室中,透過同步觀看,彌補空間不足的問題!」
中央大學搞創意 打造「飛天教室」
不過吳雅仙坦承,就算她們再努力,也不可能把學校原封不動地搬上網路,畢竟Second Life也有規格限制。例如綜合大樓太長,已經超出虛擬島的容許,只好將就「原比例縮小」,老師的研究室,不可能全部建置,團隊只好將就,不重要的教室, 一進去就會跳回學校首頁。
致理強調真實,中央大學建構的「中大桃花園」則相當夢幻。除了一個校碑是校園實景,其他都由學生自行揮灑創意,有校園導覽車、咖啡杯閱覽 室,甚至是整個突出於地表的「飛天教室」。未來團隊還打算把《紅樓夢》裡頭的大觀園帶到網路上,並設計一個崑曲戲院,把中大的特色表露無遺。
領導計畫的中大副教務長楊鎮華表示,虛擬校園最重要功能是提供「情境式」的教學環境,把現實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在世界任一角落只要有電腦,都能扮演自己心目中的角色,在夢幻的情境中生活,「當然有一些真實的東西,會更有真假交錯的感覺!」
標籤:
中央大學,
致理技術學院,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網路建構桃花源 動輒數十萬元
- 中時電子報╱陳至中/台北報導 2010-02-19 01:38
在網路上建構虛擬校園好像無所不能,其實可是要花大錢的!畢竟網路空間有限,不僅是需要購買一個「虛擬島」,建設中上傳一個圖檔、建製一棵樹木都得花錢,加上寫程式、維護系統的人事費,建構出完整的校園,動輒要數十萬元。不過學校認為,網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看的到,比起在真實生活中撒錢作公關,算是符合成本效益了!
致理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吳雅仙表示,光是要在Second Life上承租一個「島」,一個月的維護費用就是新台幣七千元,這還是非營利組織的優惠價格。另外像是建設費用,一個看板大小大概就要一元,整個致理技術學院建築物弄好,數十萬元跑不掉。
最初學校還沒有提供預算,吳雅仙為了教學,不惜動用自己的存款,後來才爭取到經濟部的補助,並利用擴大就業方案聘請幾名學生幫忙,也只能勉強拉近收支的距離,大多數時候還是得自掏腰包,或情商學生做志工。
不過,吳雅仙認為,重點是在網路上的成果,全世界都看的到,還能用極低的成本舉辦活動。例如「世界自然基金會」就在Second Life上建了一個「原始島」,讓人體會原始自然景觀,從中喚醒環保的意識,募到很多善款。
致理技術學院最近也和兒福聯盟合作,在致理的虛擬校園上舉辦公益活動,設計出一套尋寶遊戲。未來更考慮把活動內涵加深家加廣,讓更多網路玩家來到虛擬校園之中,順便幫學校打打廣告宣傳。相關資訊可參考網站:http://blog.yam.com/cwlf/article/24864703。
資料來源:http://n.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1002/20100219360598.html
標籤:
致理技術學院,
虛擬校園,
second lif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