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d Lindens?

VirWoX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紐約時報:誰來繼承虛擬財產

導讀:美國《紐約時報》網路版今天撰文稱,隨著虛擬商品和社交網路的發展,虛擬資產的所有權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種問題在用戶生前很難顯現出來,可一旦用戶身故,便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以下為文章全文:
第二人生案例
勒托‧約什洛(Leto Yoshiro)和因查特‧雅克( Enchant Jacques)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兩個虛擬人物。他們于2005年相識,並於同年結為虛擬夫婦,二人還在第二人生的一個小島上一同搭建了一座房子。
在現實生活中,勒托是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名電影製片人,而因查特則是英國的一名會計。到了2008年,兩人已在第二人生中結婚3年。雖然他們只在現實世界中見過幾次面,但卻通過虛擬世界共度了數千個小時。就在這時,勒托在等待肝移植手術的過程中死於肝功能衰竭。
6個月後,按照勒托與第二人生的平台創建方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簽訂的服務條款,他們所居住的小島及其所附帶的所有物品均被刪除。這些物品均以勒托的名義用大量林登幣購買(截至上周五,1美元可兌換259林 登幣),而因查特則無力負擔保留這些物品的費用。她只留下了幾件經過複製的物品。
因查特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共同擁有過一座小島。』出于隱私考慮,她要求媒體不要公布自己和勒托的真實姓名。她說:『第二人生保留這個小島的時間比我想像的要長,但最終還是完全消失了。』
普遍問題
其實無論是誰,無論使用何種平台,幾乎所有的網民今後都會遭遇類似的情況。儘管電子郵件和Facebook賬號並不像虛擬的海景房那樣壯觀,但同樣可以在創建者死後被刪除掉。但這些東西作為個人財產的法律地位卻存有疑問。
我們所談論的並不僅僅是情感價值。專門追蹤虛擬商品市場狀況的網站Inside Virtual Goods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美虛擬商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億美元。而全球虛擬商品市場規模則會達到這一數字的五、六倍之多。
除此之外,虛擬世界和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並未完全隔離,二者之間的聯繫反而越來越緊密。FarmVille是一款允許用戶管理虛擬農作物的Facebook遊戲,該遊戲今年6月上線,上個月的用戶總量已經達到6200萬。
但是當你購買了一個農場,並對其進行耕耘之後,其所有權又歸誰所有呢?
所有權存在爭議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報紙刊登了某人的訃告,郵局不會燒掉此人的信件,而契約和產權公司也不會拆掉此人的房產。但是在網路世界中,根據用戶簽訂的協定,這一切都會成為默認設置。
美國羅格斯大學法學教授格雷格‧拉斯托夫卡(Greg Lastowka)正在撰寫一篇有關虛擬產權和虛擬商品的書,他說:『當你擁有一把真正的劍或是一個金幣時,你便擁有專有權,法律也認可這種權利。但如果 你與網路軟件以及虛擬環境的運營商簽有協定,他們也便同時享有虛擬物品的權益。』
例如,MySpace和YouTube等公司都希望推廣這樣一種觀念,即用戶創造的內容歸這些網站所有。但數字資產的控制權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而無論是提供電子郵件服務還是社交網路或虛擬房產服務的提供商都擁有很強的話語權。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托馬斯‧傑斐遜法學院教授、普林斯頓大學資訊技術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訪問學者德文‧德賽(Devan R. Desai)認為:『訪問和控制是兩大重點。假設某個資產歸你所有,你能否訪問它?你又能否輕易轉移它?』
當美國海軍陸戰隊下士賈斯 汀‧埃爾斯沃斯(Justin Ellsworth)2004年末在伊拉克陣亡後,他的家人就受到了『訪問』問題的困擾。根據埃爾斯沃斯註冊時所簽訂的條款,雅虎拒絕向他的家人提供其電子郵件的密碼或訪問權限。雖然法庭最終於2005年要求雅虎交出相關文檔,雅虎也的確照做了,但本案並未對此類數字資產的所有權作出裁決。
現狀有所改觀
當用戶過世時,企業的確有很好的理由拒絕他人訪問該賬戶,並將其刪除。隱私便是原因之一。雖然服務條款對服務提供商有利,但這些條款同樣也是為了保護電子郵件及其他內容免遭窺探。
目前為止,網路企業都是通過臨時政策來回應這類請求,以便使自己免受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有時迫于用戶社區的壓力,這些企業還是會對條款進行一定的更改。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法學院教授莉蓮‧愛德華茲(Lilian Edwards)說:『用戶的牢騷還不夠多。』她希望能夠通過積累優秀的實踐來最終改變這種現狀。
例如,2007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爆發校園槍擊案之後,Facebook便意識到需要改變處理已故用戶賬戶的方法,並且提供了一種方法來紀念已故用 戶。這樣一來,該用戶的親朋好友便可以繼續訪問他們的頁面一同哀悼,寄托哀思。但在此之前,當確定某用戶已死之後,Facebook便會刪除相應的賬戶, 其他社交網路也普遍採取了這種做法。
有時,當現實世界中的人死後,網路環境中的結果卻不夠寬厚。2005年,一位名叫雪兒的少年玩家連 續玩了三天《魔獸世界》後猝死。她在《魔獸世界》中的同伴決定一起為她舉行網上追悼會。有數十人參與了追悼會,最初一切都照計劃進行,直到敵對的玩家發動 襲擊,將參與哀悼者全部『殺死』。
拉斯托夫卡說:『用戶非常生氣。』
兩種解決方案
要解決誰擁有已故用戶的賬戶訪問權限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所有用戶都指派一名數字遺囑執行人。當用戶死後,該執行人便可獲得已故用戶最近的密碼。Digital Beyond是一個專門交換已故用戶虛擬資產資訊的網站,該網站幫助很多用戶將虛擬資產轉移給他人,其規模也在不斷壯大。這種解決方法都是悄悄展開的,而 且非常有效。但德賽表示,如果遺囑執行人在未通知服務提供商的情況下,使用已故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便會構成身份欺詐。
德賽認為,還有 另外一種解決方法:每當用戶創建賬戶時,服務提供商便會就其賬戶的身後事宜征得用戶的同意。用戶既可以選擇刪除賬戶,也可以選擇讓其他人訪問該賬戶。一旦 用戶選擇允許他人訪問,便需要指派一名遺囑執行人。他說:『我認為我們正在向著這個方向發展。這是大規模解決這類問題的一種簡便方法。』
另有深遠意義
從更大的範圍來看,這類問題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除了內容的創建者及其潛在繼承者之外,整個社會也在通過誕生不久的新媒體記錄著自己的歷史。
德賽說:『由於開始思考這類問題,並且準備建立更好、更為明確的系統,將會對這個被稱為有個人歷史記錄以來最為奇妙的時刻起到促進作用。』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人類學家邁克爾‧威舍(Michael Wesch)曾經對新媒體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他認為,這些數字資產有著很大的潛力,可以被用來向後代傳遞資訊。
在他所暢想的未來中,死者有可能化身為一個虛擬形象:電腦可以搜集所有的數字化資訊,借此生成已故用戶的虛擬形象,並模仿該用戶的一言一行,從而與其後 代進行互動。他說:『我們以前有過很多有關如何最好地保存文化遺產的案件。今後的案件可以很好地參考這類資訊及其處理方法。』(書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Sitetag